7月中旬就将召开的重磅会议里边,近段时间市场一直讨论很火的—— 财税改革,就是已经提前被明牌的重要信号,且大头要改的就是消费税。 这不会议还没出来呢,相关板块的股票就都轮番涨停了一把。 不过它火归它火,我发现很多人对于消费税改革其实是云里雾里的,大部分也都看不懂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自然,也就不知道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直接告诉大家,影响大了—— 因为这一次对消费税的改革,不仅仅会影响到所有人的钱袋子,也跟各位正赖以生存的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救经济、乃至稳楼市的必经手段。...
7月中旬就将召开的重磅会议里边,近段时间市场一直讨论很火的——
财税改革,就是已经提前被明牌的重要信号,且大头要改的就是消费税。
这不会议还没出来呢,相关板块的股票就都轮番涨停了一把。
不过它火归它火,我发现很多人对于消费税改革其实是云里雾里的,大部分也都看不懂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自然,也就不知道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直接告诉大家,影响大了——
因为这一次对消费税的改革,不仅仅会影响到所有人的钱袋子,也跟各位正赖以生存的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救经济、乃至稳楼市的必经手段。
为什么这么说?
总之,我们一步步来看,你就会知道,当下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了。
首先,大家要明确的是,消费税是什么?
举个例子,如果你之前在烟、酒、油、车这些上面消费过,实际上就都已经纳过税了,只是可能你不知道,是因为纳税的这个比例在卖给你之前就已经附加在了商品的价格中而已。
那既然本来就有收消费税,又何谈消费税改革?
这是因为,我们之前的消费税都是前置的,也就是在企业生产出商品的那一刻地方就已经收完税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改革后会后置到商品被人消费的那一刻地方才能收到税。
直白点说,就是你今天在深圳在广州也好,你开一瓶茅台,税也都是交给贵州的;
但现在你在深圳开,那税就是给深圳的;在广州开就是给广州的。
那这里面就会有一个问题,因为每个地方的纳税情况毕竟不一样,也就是说,原来在贵州出厂价可能1169块的茅台,折合下来也就124块钱的税;
但现在转到深圳再由经销商定价,假设批发价是2200块钱的话,那折合下来就要交253块钱的税了。
直接贵了129块钱,那这意味着变相推动了物价上涨,大家的钱袋子反而是变瘪的;
问题是现在经济低迷的卡点不就是大家都不消费需要刺激消费,还从税收里面去提价,那这不是倒反天罡么?
恰恰相反,因为这个动作做了,传导到最后,才真正能把消费给刺激起来。
怎么说?
最根本的,就是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会得到改善。
毕竟中国现阶段经济存在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分配问题。
说白了,大家现在之所以不消费,不就是因为都觉得分配到的收入低,或者没有上涨的预期才不敢消费嘛?
问题是,当下房地产不景气后,带动各行各业生产的蛋糕也变得越来越小,你想赚到钱、想高收入,你就只能从别人的口袋里去抢钱。
可时代的大趋势下,我们普通人想做到合理合法地抢钱,不亚于登天的难度,但大家长可以啊,地方可以啊。
所以,通过征收更多的消费税,让有钱人承担更多的税收义务,再用有钱人的这部分税收去补贴穷人,相当于提高了补贴力度,大家以后拿到的补贴,也不会单单只是落在发放消费券上面了。
关键是,也缩小了贫富差距,让更多人手里更有钱,而钱袋子鼓起来了,刺激消费也才能更顺理成章。
其次,是地方的收入会增加,地方的钱袋子也会鼓起来。
现在地方债务高筑,不就是因为房子卖不动,导致卖地的链条也被卡死了嘛——
像去年全年的卖地收入,就创下了5年来的最低值,而今年只算前5个月,又同比下降了14%,情况并不容乐观。
可地方收入的大头,除了卖地就是税收,那地卖不出去,为了化债增加收入,不就只能从推动税改上面下手了嘛。
这里有人说,既然如此,那这是不是也代表着大家长要放弃房地产的一个信号?
想多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直接开征房产税,带来的收入不更香?
虽然在现在这个情况下,会引发进一步的抛售潮就是了。
所以显然,大家长选择消费税而不是选择房产税,就是想在地方化债的同时也能让房价进一步企稳,而不是放任抛售潮到来,让房价加速螺旋下跌。
至于为什么能同步让房价企稳,是因为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分化也会进一步加剧。
这又怎么说?
你会发现,为什么除了拨一部分税收给地方之外,还要专门把消费税给后置到消费端去?
其实就是要让地方的理念发生转变,从“重生产”转成“重消费”,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动力去推动刺激地方的消费——
毕竟消费者在哪,钱也就在哪,消费能力越强的城市,税收会越高;
这样一来,谁能扩大内需,谁才能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谁也就能“活下去”。
像北上广深这些高能级城市和地区的消费能力更高,那么对应的,以后消费税收的也会越多。
而一些低能级省市,因为人口外流、消费场景少,再加上收入水平偏低、购买力也弱,消费税想收都收不上来,就更别提稳定的财政收入了。
那么,一旦城市之间的财政收入差距拉大,你要考虑的就是,你所在的城市,在未来还有没有竞争力。
如果没有,就要抓紧置换了,把你的资产换到有竞争力的城市来,甚至你想要有更好的发展,你的人都要换过来。
毕竟要想让房价企稳,城市的财政收入必须得到保证。
换句话说,有财政收入,城市才有未来,你的个人成就也才能得以实现。
当然,只看地方的财政收入去判断一个城市也仍然是不够的,政策、区位、人口、产业、基础资源同样都是需要去考虑到的东西,也只有以上都具备的城市,才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是哪些城市,这些城市的基本价值又是什么?在当下经济承压拉扯着开倒车的情况下,为什么就值得重仓?
刚刚还说到,消费税改革,会变相推动物价上涨,那这对于刺激消费来说其实是利空,是不是这样呢?
并不是,因为消费品在这个链条中并不一定会涨价,主要看的还是这个商品的竞争力。
比如说香烟,这个倒是大概率不会降价,因为这个东西很多人都离不开它,也还没有什么替代的产品或者替代的渠道说可以不用收消费税;
所以,这就导致它上游的价格可以依旧坚挺,最终你作为消费者来说,还是要买单。
但是像酒这种就不一定了,比如说茅台你不喝了,那咱还可以喝二锅头啊,那这种情况下,如果消费不振的话,从厂商到经销商都可能通过降价的方式来刺激消费,那它的竞争力就是比较弱的。
不过也正因如此,我认为这对于刺激消费来说反而是个利好:
毕竟现在我们除了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样很突出。
如果企业的成本增加,又想要保持利润的营收,那就势必会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去卷产品,不然的话,同样的商品,别人的更便宜,那我为什么要在你这里买单?
而卷不动的企业工厂,就势必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出清,那这是不是也会让消费市场的供需更平衡?
另一方面,则是未来消费税的范围扩大其实也是个必然趋势。
毕竟咱们国家的消费税目前也还只是针对奢侈品和资源品,就像我刚刚说的烟、酒这些;
然而,地方上要不停刺激大家去买奢侈品、买资源品,且不说覆盖范围有限吧,就是基于消费的价值观去考虑也是不合适的;
所以未来势必会去扩大消费税的类目,而随着类目的扩充,税率也势必会在这个过程中去降低,物价也确实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推动着去温和上涨,也即大家当下感受不到的,通胀。
而这对我们资产配置的结论,有人说应该还是匹配通缩,也即资产+现金;
但我反而认为,应该是在匹配通缩的基础上去匹配通胀,也即持有一半现金流的基础上,再去持有一半的资产+负债。
资产,指的是固定能带来收益的资产,比如你的存款、你买入的国债等等。
而负债,则是指当下负债,在未来却能变成核心资产的标的,比如不动产。
只是,什么样的核心资产才不会伴随着产业的出清和转型被剥削掉剩余价值?
又能靠着接下来新一轮的货币放水实现回升,去避免未来通胀带来的影响?